編輯:香港特區腫瘤中心 來源:BIOON 發佈時間:2017-03-24

來自美國的科學家,最近研發出一種新型化合物,或可促進癌細胞自我毀滅。

新型化合物或可促進癌細胞自我毀滅

癌細胞的基因組中往往會充滿著多種遺傳突變,從而就會誘發細胞不經意地製造多種異常蛋白質,和其它細胞一樣,癌細胞也需要時刻進行自我清理來得以生存,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抑制癌細胞的自我清理機制,從而就會讓癌細胞中充滿不健全的蛋白質,進而引發癌細胞自我毀滅。

蛋白酶體是一種空心的圓柱結構,其能夠作為一類細胞垃圾處理站,蛋白酶體會允許蛋白質進入其中並且對其進行降解,當有害蛋白被製造後,其就會被標記上由至少四個拷貝的泛素組成的鏈狀結構,這些標記信號就提醒蛋白酶體需要破壞這些有害蛋白,當有缺陷的蛋白質被塞入垃圾處理站時,作為蛋白酶體的一部分結構,Rpn11就能夠截斷這種特殊的泛素鏈,這個步驟非常關鍵,因為泛素鏈很大而不能輕鬆「進入」到蛋白酶體中。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就能夠抑制Rpn11的活性,從而就使蛋白酶體不可能完全破壞有害的蛋白質,而有害蛋白的大量積累就會誘發癌細胞出現災難性的壓力,最終致使癌細胞死亡。然而這種化合物會影響所有細胞中的蛋白酶體,相比癌細胞而言,正常細胞往往被認為能夠產生較少的異常蛋白,因此相比正常細胞而言,某些類型的癌細胞往往會對蛋白酶體的抑制作用變得更為敏感,甚至是小劑量的藥物都會給癌細胞帶來殺傷性的效應。

博士後研究者Jing Li表示,當前靶向作用蛋白酶體的所有癌症藥物都是通過抑制蛋白酶體內部的蛋白切割酶來發揮作用的,因此其有著相似的缺點而且隨著時間延續這些藥物非常容易失去作用效果,該研究就提供了一種新型方式來使得蛋白酶體的功能失活,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實驗室利用這種新型化合物對人類癌細胞進行研究,但後期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來改善這種新型化合物的效果,同時還需要進行動物試驗來評估其作為一種潛在藥物的效力。

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化學生物學》(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

上一篇

下一篇